文:宋涛 SketchUp吧ID:2372558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复杂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有时候需要搭建出结构的模型,来检查结构跟建筑是否会冲突。下面我就通过这个体育场馆模型实例,跟大家讨论一下 SketchUp Pro 在结构建模中的一些思路和应用。 一、混凝土部分建模1、首先处理 AutoCAD 图纸,因为混凝土部分只需搭建梁板柱模型,所以需要删除无用的线条。以梁为例,分别把相同尺寸的梁放到一个图层中,不同的图层给予不同的颜色。 2、导入到 SketchUp Pro 之后,我们使用 封面功能 (SUAPP编号316) 来进行批量封面(请参看专栏往期《AutoCAD导入SketchUp后8种封面处理办法》一文)。然后利用图层,对相同尺寸的梁填充一样的材质。接着在材质面板里通过材质选取相同的梁,用 超级推拉(SUAPP编号94) 一次性推出梁的厚度。 混凝土部分建模结果如下图所示。 二、桁架部分建模桁架部分的模型搭建稍微复杂,分为以下两类: 1、若结构施工图的腹杆尺寸准确,即可直接导入 SketchUp Pro 中,分别推拉出不同厚度。 2、若结构施工图只给出腹杆中心线,还需在 SketchUp Pro 中,用 线转圆柱(SUAPP编号148) 或 线转方柱(SUAPP编号271) ,做出腹杆模型。 三、桁架模型的组装每品桁架在 SketchUp Pro 中建出来后,根据平面图把桁架组装起来,把一品一品的桁架放好位置。 桁架的组装是最需要认真的地方,准确的定位才能检查出二维的桁架图是否出错,以达到校核图纸的目的,所以也是工作的重心。 四、组件的应用再说一下组件,合理运用组件,往往在建模中能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实际项目永无尽头的修改中,良好的组件逻辑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1、这个模型分四个场馆和一个连接平台,一共做成五个组件。如果单独修改一个馆,可以把这个组件另存出去,修改完成后,再利用组件的 重新载入(请参看专栏往期《SketchUp 简单而强悍的功能——Reload命令探索》一文)功能替换回来。 2、每个馆的“混凝土部分”和“桁架部分”也需要单独做成组件。“混凝土部分”用材质区别的不同尺寸的梁,“桁架部分”每一品单独的桁架做成一个组件。 如上,就是这个模型中的组件逻辑。 五、碰撞检查与校核这次结构建模总耗时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建模,发现了许多二维图纸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实际工程有重大意义。 比如: 1、组装桁架时,发现有些横向的桁架跟纵向的桁架交接的位置,有些错位。 2、用结构图纸建出的模型,再导入建筑的柱子,会比较直观地发现柱子尺寸的改变、柱子的错位、或多余的柱子。 3、再导入建筑的外表皮,就会发现更多的结构跟建筑表皮打架的情况。 六、总结通过这次建模,使二维图纸变成三维模型。不仅检查出了原结构图纸的问题, 还发现许多跟建筑专业冲突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各个专业、各个部门的人,在有了这个模型做参考后,对他们所在绘制的图纸会有更直观的理解。不会再是那种纸上谈兵,光靠想象的空间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