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正离自然越来越远,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山川与湖泊都快成为抽象的代言词。如何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在城市建设中显露出来,引导人们体验自然呢?公园的
规划应该结合生态系统的目的需求,尊重自然、表现自然,景观设计要注重意境的创造,以自然美为主,辅以人工美,充分利用山、水、
植物、天象之美塑造自然景观,把生态价值最大化。
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设计本身应该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古人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创造了风水相关的思想,这都是对自然的尊重,是对生态文化的高度总结运用。在城市外部,有自然山脉、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大环境景观,城市内部则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围合空间,这些都是城市建设的背景与舞台。在进行城市公园生态规划建设时,我们要抓住大环境景观特色,借鉴并融合到园内景观之中,做好相关的生态联系。而要做到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的环境关联,关键是找出公园的主导因素和城市大环境的环境特征并进行融合。
因地制宜
在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原有的
地形地貌优势,结合自然,塑造自然,是十分关键的手法。它要体现在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景点营造等不同环节。
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特性
公园中的植物,具有自然生长的姿、形、色、味,不仅在一日之内有着不同的明暗光影变化,更有四季更迭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可以使人们最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植物造景尤其是人工植物群落的营造,从生态角度、经济角度、艺术效果、文化含义和功能组织等方面,都应该列入构景的首选行列,成为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的核心。
处理好文态和生态的关系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系统的载体,科学的规划、建设城市绿地生态景观是生态与文态有效结合的过程。生态建设和文态建设始终贯穿于景区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廊道、节点、斑块的镶嵌,都不可忽视或偏重于哪一个方面。城市公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规划建设好生态公园需要我们巧妙地运用自然和改善自然,深入挖掘文化和借用文化,将千古流传的文化古迹、文化民俗在自然中演绎,在
活动中发扬。
结 语
城市公园的生态化设计并不是难事,它是将来城市公园景观乃至绿地系统设计的必然趋势。关于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的诸多理论,国内外学者和设计师已在景观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付诸实践,截至目前已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相当的成效与影响力,但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融合和普及,也没能够像欧美及日本一样鼓励民众参与其中,并广泛地普及教育。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将已有的理论体系结合实际,运用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去,并形成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法,是景观设计师需要不断实践和不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