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路的布局是否合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的布局和利用率,所以在园林绿地道路布置应考虑以下问题。 1. 回环性。园林中有山有水的绿地,其主要 活动设施往往沿湖和环山布置,主路则多为环状。 2. 曲折性。园路随 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增进有人的情趣亦可扩大景象空间,蜿蜒的园路使空间层次丰富,形成时开时闭,或敞或聚,辗转多变,含蓄多情的 景观空间。
3. 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园路不仅仅是供游人行走,还是为了帮衬景色的修饰,园路的设计正在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理念进行着。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间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 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磴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 桥、堤、汀步等。 4. 疏密适度。园路的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其疏密与景区的性质、园内的地形、游人量的多少有关。 "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般游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 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安静休息区园路的密度可小一些;文娱活动区及各类展览区尺度、密度可大些;地形复杂的地方,密度则小些。
5. 主次分明。园路系统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明确,才不致使人感到辨别困难,甚至迷失方向。 6. 因景筑路。园路与景相通,所以在园林中是因景得路。在有景的地段,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也即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