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理念中没有考虑人性化,并没有把人的感知放在第一位。尽管环境表面优美,却不能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保证生活质量。例如一些小区为了达到绿地率要求在居民楼下种植乔木,妨碍底层居民的采光,这样就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或者只是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到居民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在 景观设计中缺乏人文底蕴,无法满足人们日益见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不够生态化,例如某些小区盲目追求色彩的亮丽,却忽略了整个环境的生态效应,绿色植被品种不全,景观单调,层次薄弱,生态性单薄;或者设计中过于强调绿化,四季常青,造成季节景观不显著,居民无法感受季节更替的变化,人工建设明显,景观不够自然,无法与实际季节达到和谐一致。
生态化的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 3.道路设计过分追求横平竖直,无法融入整个居住区景观环境。在一些小区建设中,道路的设计比较死板,与后期景观环境的设计不搭配,整体居住区环境不协调。同时还可能造成景观环境设计只能跟随道路的展布而分布,只能简单布置绿化,达不到景观环境设计的优美效果。 4.生态设计中水景的设计不够生态化,使用的水源往往是饮用水,没有将雨水等天然降水利用起来,做到二次回用,将水景的设计流于形式,死水不能自净,维护麻烦,水景中生物存活率较低,降低美景的层次感。 5.居住区环境 广场化,景观环境设计缺乏实用性和舒适度。一些居住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气派、高档,将小区广场壮观化建设,认为广场是居民的 活动中心,并没有从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建设具有人文气息,尺度宜人的景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