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住宅建筑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也十分重视。在住宅小区生态园林 植物配置中融入养生理念,有利于提升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设计质量和效果。
1、嗅觉类。为了营造芳香疗法群落,小区植物配置选择了适应气候土壤条件的芳香花卉 树种。应用了桂花、香樟、白玉兰、含笑等不同花期的地带性树种为主体树种,有些树种植在居民休息 活动区的周边,满足儿童老人的需求;有些树则有规则排列在道路两侧,提供行人需求;有些种在宅旁屋后,例如在活动休憩区,乔木层一般运用鹅掌揪、白玉兰、广玉兰等落叶或常绿的树种;小乔木层大多配置含笑、梅花、桂花等; 灌木层则以杜鹃、蔷薇等为主,一般是成片配置于林下。这些花果还可以招来蝴蝶,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小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依赖于物种多样性。 2、防护类。小区地处 交通要道,来往车流量大,灰尘较重,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休息,在小区与公路之间设置了防护带,并且具有一定的宽度,真正起到过滤灰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如抗二氧化硫气体强的银杏、海桐等,滞尘能力强的冬青、珊瑚、臭椿等。通过这些抗污染树种构建一个稳定的防护型植物群落,形成绿色屏障,把小区和外界隔离开来,保护小区环境不受污染。另外小区要加强隔音减噪树种应用,如胡颓子、连翘、杜仲等。 3、垂直绿化。棚架、花廊在小区绿化中应用最广泛,主要应用藤本植物来遮荫、分隔空间,大量选用了紫藤、凌霄、金银花、叶子花,这些植物生长旺盛、枝叶茂密,有的能观花,有的能观果。这种配置模式不仅仅是增加了绿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小区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使空气变得更清新,有利身心健康,同时也减轻了"热岛"效应,增加了空气湿润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