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
广场为例,它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设计过程中,硬质景观以及以植物为主的软质景观在构成比例上应满足空间归属感的基本要求,为广场营造更加宜人的空间视觉效果。这种设计理念能够增强公共空间的归属感,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硬质材料主要选用花岗岩为主,这种设计形式使得景观的呈现效果以及功能的体现都存在很多的缺陷,硬质的铺设面积过大就会带来一种单调的设计感,再加上植物景观的缺乏,在视觉上也会显得非常枯燥单一,从功能性的发挥上能够看出硬质的花岗岩虽然为许多公共空间的
活动带来了便利,但是在外界气候条件变化的时候就会造成其功能性的下降,所以在设计中应该注重硬质与软质景观的相互搭配。此外,私密性的植物景观也是公共空间设计的重点,它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心里安全感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所选择的手段主要包括围合与覆盖2种,其中的围合一般都是对植物素材选择具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中篱、藤本植物等;在覆盖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是乔木类型的植物,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注意把握空间的封闭程度,避免空间压迫感的形成。
我国城市植物造景很大程度上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如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或寄情于山水中的诗文图画等,实质上传承城市原有的文化气息。在空间植物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策略的实施,首先考虑的是植物属性因素,主要包含植物的视觉感受、嗅觉属性和生长特性等,通过整体的景观欣赏能够感受到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翠竹、松柏能够使人感到挺拔、直爽等特点。其次就是诗文绘画因素的设计呈现,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与诗文绘画有关系,比如以江南地区古典园林为参照所设计的北京静宜园,就非常符合皇家园林所具有的文化脉络,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是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