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植物是以自然挑选为主,本土植物在本地生长的习性必然远高于外来植物,且能够有效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及地域特色,使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实现对本土种质
资源的最大程度保护。对此,在选择植物时,应当首选当地的地被植物,以本土植物为主,引入外来地被植物为辅。在引入外来地被植物时,应当尤其注意选择的过程,选择能够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品种,选择成活率最高、成活质量最好、环境更为符合的植物,最好是能够与当地植物相配合、搭配的植物。与此同时,需要注重对植物习性的挖掘,借助本地、外地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最佳搭配,这样既能够实现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还能体现园林绿色的目的。
地被植物与草坪是园林绿色的"底",在景观配置当中,以乔木、
灌木、草坪等地被植物为基础进行合理搭配,能够实现打造一个更好的绿化"底"。地被植物群落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裸露地面,形成自然结构的独特景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想法。绿色大地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景观植物的美景,衬托其他植物的美观性。城市园林绿化本身就是公益事业,尽量多种植地被植物对于加快园林建设效率、降低成本有显著的效果,而草坪的养护需要精细的管理,对水分也有较高的要求,绿色造价比较高。对此,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尽量多的种植地被植物,借助多样化的生物种类,丰富绿色景观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但是,这并不代表地被植物能够完全替代草坪,草坪的统一性、整体性是地被植物无法实现的。对此,就需要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设计草坪与地被植物的比例和种植方式,以最美观、最经济的方案进行种植。